7月28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赵喜林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及历次关于河南工作和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聚焦“两高四着力”,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抓紧抓实审计整改,深化拓展审计结果运用,科学规范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2024年度的审计工作报告集中反映了一年来我省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客观评价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重点揭示和反映了省级财政管理、省级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以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审计移送等5个方面的问题和情况,并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的审计建议。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按照“四个坚持围绕”谋划和开展审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最大优势,是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统领。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坚定按照“四个坚持围绕”谋划和开展审计,真正把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审计工作报告“省级财政管理审计”是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开展的,着力反映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我省重大决策部署在省级财政管理方面的贯彻执行情况;“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是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的,着重反映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是坚持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的,着力揭示和推动防范化解国有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审计移送”是坚持围绕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的,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当好反腐治乱审计“尖兵”。
二、围绕全力保障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审计工作要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全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见效为审计主线,始终坚守经济监督这一根本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加强过程化、穿透式审计监督,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利器作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审计工作报告围绕推进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为,在省级财政管理审计板块,着力揭示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工作仍需改进等问题。围绕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连续8年实现省直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其中重点审计了18个省直部门、2家市中级法院以及70家县级法院、检察院,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揭示了预算和绩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不够严格、支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推动把有限的预算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审计监督,以推动兜牢民生底线为目标,持续加强民生资金项目审计,推动民生政策落实落地,促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在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审计板块,揭示了部分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存在重复收费、加价销售药品,以及部分药品耗材不严格执行采购政策等问题。在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板块,揭示了一些企业(单位)未按规定为部分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参保等问题。在乡村振兴审计板块,揭示了部分农村公路失养失修破损毁坏、部分农村供水工程设备闲置、村级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未打通等问题。同时,紧盯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个别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线索。通过揭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严肃问责,有效促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有力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对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实行常态化、过程化、穿透式审计监督,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贯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要求,推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重点反映部分省定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部分房屋设备等资产闲置或收益率低、合并报表范围不准确等问题;金融国有资产审计方面,着重从风险防范角度揭示地方中小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有待加强、部分行社信贷管理不严,以及部分省属金融类企业服务省内实体经济不到位、“金融豫军”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方面,着力揭示资产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资产违规使用、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短板等问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重点反映部分市县未按规定编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和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审计要充分发挥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和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聚焦公权力运行,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推进消除存量、遏制增量,在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上见真章、求实效。2024年6月以来,省审计厅共发现并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1条,分类总结为5种情形:一是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二是个别领导干部违规决策、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损失风险;三是个别基层公职人员和村干部侵害群众利益;四是个别单位和公职人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五是个别企业利用虚假资料,骗取财政资金、社保基金等。审计反腐“尖兵”作用更加彰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走深走实。
六、持续深化研究型审计,积极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型审计是深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审计工作层次、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用政治眼光看待和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审计工作报告坚持把建议当课题研究,立足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审计所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提出推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的4条审计建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针对财政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财政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具体提出“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推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建议;针对重点政府投资项目、重点防洪工程、高速公路管理不到位和公立医院、养老保险、乡村振兴等民生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具体提出“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针对企业、金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等,具体提出“持续加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保障”的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违规决策、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具体提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的建议。
七、持续巩固深化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审计“下半篇文章”进一步彰显权威高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要求,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步进行、同向发力。制定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意见,创新出台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健全联席会议、长效机制、整改认定、整改约谈、督促检查5项制度,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更加成熟定型,审计整改进一步彰显权威高效要求。截至2025年5月,针对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已整改320.18亿元,完善制度821项,追责问责462人,其中立行立改类问题整改率96.67%。同时,坚持边审计、边建议、边督促整改,如202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查出问题已完成整改347个,通过审计推动完善制度81项、追责问责63人。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依法公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