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部署,济源示范区审计局聚焦短板弱项,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靶向发力提升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方案制定系统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主责主业,印发《济源示范区审计局“科学规范提升年”工作方案》,成立“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领导小组,创新实施“业务提效、队伍提质、工作规范”三大提升工程,通过构建“1+3+N”行动体系(即1个总体方案、3大攻坚方向、37项具体举措),细化具体工作任务,建立整改落实台账,班子成员每月汇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牵头事项落实完成情况,查摆销号,确保整改有序、提升有力。
二是审计监督精准化。聚焦业务提效,构建全方位提升体系。强化“一盘棋”意识,充分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平台作用,有效采取“融合式”“嵌入式”“1+N”等项目组织方式,加大审计成果统筹融合力度;建立“审前政策研究、审中问题研判、审后整改评估”全链条研究体系,严格审计现场规范管理,完善审计结论集体会商制度,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精准定性、责任界定客观公正、整改要求切实可行;组建数据分析专业团队,定期开展大数据技术培训,规范电子数据采集分析流程,持续开展大数据审计应用案例、数据分析模型征集评审工作,提升审计线索精准发现能力。
三是队伍培养专业化。瞄准队伍提质,锻造新时代审计铁军。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机制,通过“审前廉政教育、审中跟踪督查、审后廉政回访”构建闭环监督体系,筑牢审计一线战斗堡垒;利用“审计课堂”学习品牌、“双导师”培养机制,系统开展政策法规、案例研究、谈话技巧等专题培训,推动干部队伍向研究型、专业型人才转变;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依法文明廉洁审计。
四是机关管理标准化。夯实工作规范,形成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严格规章制度执行和基础工作管理,全面梳理、汇总、修订、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汇编》,对收发文管理、领导批示转办、审计要情和专报登记管理等方面,明确标准要求和操作流程,让全体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一本清”,切实推进机关管理工作条目化、规范化、科学化。(起草人:梅淼 审核人:李雁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