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今年来,三门峡市审计机关立足实际,强化市县审计机关协同联动,通过统筹资源、规范流程、创新方法等举措,推动市县一体同向发力,为审计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
一、强化统筹谋划,构建市县审计“一盘棋”格局
坚持全市审计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由市级审计机关牵头,结合年度审计重点和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全市统一的审计项目计划。聚焦重大政策落实、财政资金使用、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打破地域界限,统一部署实施跨区域、跨层级审计项目,确保市县审计工作同频共振。同时,建立健全市县审计机关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审计工作推进会、业务交流会,及时传达上级审计工作要求,共享审计工作思路和经验,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集中研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合力,有效避免重复审计和监督盲区。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
一方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市县联合审计人才库,将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骨干、计算机审计能手等纳入其中,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配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在重大审计项目中,由市级审计机关业务骨干担任主审,县级审计人员积极参与,通过“以审代训”“传帮带”等方式,促进县级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市县审计人员能力培训。年初科学编制审计干部培训项目27期,内容涵盖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大数据审计技能、财政审计案例、乡村建设审计等方面,努力锻造“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三、规范审计流程,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制定全市统一的审计业务操作规范,明确审计项目从立项、实施、审理到整改的全流程标准和要求,确保市县审计工作程序一致、尺度统一。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建立审计组长负责制和质量考核制度。严格审计项目审理,组建由市县两级审理人员组成的联合审理小组,对审计报告、审计证据等资料进行交叉审理,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审计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审理意见,督促审计组及时整改,切实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四、创新审计方法,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鼓励市县审计机关共同探索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积极推广大数据审计、联网审计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市级审计机关牵头开展大数据审计课题研究,组织市县审计人员共同参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审计实践。此外,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建立市县审计成果共享和转化机制,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共同开展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起草人:贺琳 审核人:刘树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