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周口市沈丘县审计局机关干部李士伟同志积极响应全县脱贫攻坚号召,放弃了长期机关工作,到沈丘县刘庄店镇保金堂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虽然驻村仅一年多时间,但是他不怕困难、勤于钻研、处事干练、乐于奉献深得干群拥护和称赞。
一颗心,情系百姓
沈丘县审计局李士伟同志作为一名2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深知“人心齐不齐、党员一杆旗”、“工作强不强、组织是保障”;驻村伊始,李士伟同志首先抓党建,带头学习政治理论、扶贫政策,组织好“三会一课”,并尽自己所知、所学备好党课讲稿、组织好主题党日活动,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村委委员崔荣度说:“党的活动丰富了,干工作也知道该咋干了,我们心里踏实了,在群众面前也受到尊敬了,工作开展起来也顺畅多了”。
为了更好的提高群众对政策知晓率、满意度,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对群众反映、干部提议的事项都做到“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一事一议”,一年来有关贫困户进退、低保进退、享受政策落实等专题会议22次,每月最少2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将群众各项保障放在了第一位。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所驻行政村确诊一例病例的局面下,李士伟同志协同行政村全体党员干部成立卡点临时党小组,让党旗飘扬在抗击疫情一线,坚守卡点,开展防疫宣传,配合移送病号,忘我工作、一心只系群众安危,随着病号治愈出院、二次隔离观察无碍后,他才放下一颗紧张的心,在同群众一起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之所以有强大的号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干部奋斗在一线,与群众同安危、共进退,担当坚强后盾,带来的是民心相向、共克时艰,也使得群众对审计机关驻村帮扶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高的认知。
五张表,忘我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不断地努力,行政村的党组织基础牢了,干部干劲足了,群众的满意度高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信心也足了,面对困难思路也清晰了;全村951户,228个建档立卡户庞大群体,如何走完、访完、帮完,不遗漏、不缺失,并保持良好的动态监测,李士伟同志深思熟虑,坚持驻村不停、走访不止,总结并推广了“五张表格、一月一结、季度汇总、重点研判”的办法:一是驻村工作任务台账一张表,明确了这一段该干什么?干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时时自我督促,绝不遗漏点滴;二是贫困家庭享受政策和帮扶措施一张表,细到每年、每季、每月享受了什么?还有什么该享受的未落实?每户帮扶后的政策待遇进退趋势是什么,都了如指掌;三是特殊人群情况一张表,在走访中详细记录困难群众生活细节,他们想什么?缺什么?还需要什么帮助等情况悉数在胸;四是社情民意反馈意见及落实一张表,详细登记记录群众来访内容,能及时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倒排日期解决,给群众满意答复,促进干群、乡邻和谐;五是人员流动及致富信息一张表,综合掌握全村各类资源信息,该帮谁?该怎么帮?如何去帮?细致入微、到户到人。一年来300多张表格的更迭,40多个稳脱贫成效,3个特困家庭认证,3个事实无抚养儿童保障,26个慢性病卡申报,26件来电来访妥善处理,16户48.6万元的户贷户用,2个脱贫致富带头人资金技术援助,都倾注了他的工作心血。真心帮助群众、出点绵薄之力,换来的是他们牢记在心、永不相忘,李士伟同志说:“自己也从最初别人称呼我‘李书记’感到德不配位,转变成了这个称呼既是我的荣誉、也是我的义务,我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四文明,全面推动
李士伟同志所驻行政村作为一个典型中原农业大村,古老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李士伟也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让致富后的群众舞步“迈起来”红歌“唱起来”,组建了村文化广场舞蹈队,业余歌唱队,重大节日、重大庆典、重大党日走出去比赛、就地义演,激昂豪迈、催人奋进;其次是文明典型“评出来”,模范代表“树起来”,一个个“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致富带头人”激增幸福感、感召力,幸福的故事讲起来、致富喜悦说出来、邻里互敬富起来;三是正能量网红文化“亮起来”,致富信息“活起来”,干群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主动扛起责任,通过“小视频”、“网络说”传播知识、颂扬正气,他还主动为养鸭场肉蛋销售抖音代言,周边相邻群众慕名而来,群众收益颇丰;四是村情视频、摄影作品“展出来”、良好村貌“贴出来”,利用工作间隙航拍、摄影、采风等形式将靓起来的村容村貌、人文景观以照片的形式向基层干群集中展示,激发群众爱村、爱家情怀,也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村组干群的广泛称赞和爱戴。
在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周口市沈丘县有那么一支审计人员组成的帮扶工作队伍,他们坚守信仰和追求,不忘初心和使命,默默无闻、倾情奉献,与群众手拉手肩并肩,谱写了一曲曲小康路上的奋斗之歌!(起草人:方清 审核人:王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