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姜庄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门继玲,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别看她是一位女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巩固脱贫发展产业方面,她还有一本本的致富经。
2017年11月,她自愿申请、单位推荐,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三门闸街道姜庄社区任第一书记。姜庄村虽说是城郊社区,但村情复杂、基础设施差、缺乏支柱产业,门继玲同志到任后,迅速转换工作角色,通过开展逐户走访调研、向老党员请教、与领导沟通、同事交流、群众座谈等形式,探讨姜庄社区发展规划、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措施、人居环境整治等农村发展问题,切实有效完成了针对姜庄社区的村情调研报告、年度工作计划,社区脱贫攻坚规划等,为姜庄社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驻村工作的深入,她走村入户,摸排贫困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脱贫户稳定发展情况,未脱贫户存在哪些问题,分类管理,建立台账,全面做好补短提升活动。在“脱贫攻坚再出发”巩固提升活动中,她对全社区已脱贫户(含稳定脱贫户)全面“回头看”,逐自然村逐户核实脱贫成效;对脱贫户,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逐户核实。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全社区 65户贫困户为评级授信户,仅2019年,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0万元。拓宽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创业奖补、光伏电站、种植养殖奖补等产业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林果、油菜、蔬菜等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2-3个产业项目,每个贫困家庭都有2-3项增收项目。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个,受益贫困户3户。评选脱贫模范户3户,推行“奖惩结合挣积分,积分换实物”的“爱心超市”运行模式,引导群众树立自主脱贫、劳动致富新风尚。
2018年,汝南县番顺番茄园落户该社区,她抢抓发展机遇,鼓励动员贫困户40多户流转土地150多亩,积极与园区对接,安排20多名贫困户在园区内打零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又动员2户贫困户承包大棚,每户年收入4万多元。通过近两年多的努力,社区贫困人口的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了稳定脱贫,过上了幸福生活。一提起门书记,贫困户刘存林就激动地说:“要不是门书记引导俺承包大棚,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收入啊!”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大年初三就深入一线,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坚持24小时值班排查和摸底,建立实名制台账,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为做好疫情期间困难家庭帮扶,她利用各种资源,组织社区成功人士和党员干部捐款3万多元,物品价值5千多元;为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她结合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县内企业、扶贫车间或农业合作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就地就近就业,提升其带动贫困劳动力务工增收能力。
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三门闸街道办事处、姜庄社区党支部和居民的高度认可,在2018年和2019年度第一书记考核中,连续两年荣获县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相关阅读: